阅读:0
听报道
近期广受瞩目的一桩网络公案,是周禄宝先生举报兰州市长袁占亭佩戴多块“名表”。经过微博与媒体的广泛传播,引起了各界关注。12月8日上午,甘肃省纪委回应人民网时称:袁占亭市长佩戴过黑色雷达机械陶瓷表、欧米茄仿表、西铁城光动能表,均为其本人购买。
在周先生发布的一系列微博里,袁市长及其家属涉嫌贪腐与权力寻租。是真是假,需要进一步调查,作为围观者难下论断。但周先生贴出的一系列“市长名表”,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网上流传的大部分“鉴表”照片,没有局部放大、细节对比,几乎都是直接拼图上传。很多照片原本分辨率就不高,经过拼接、压缩之后,所谓“名表”基本就只剩下个轮廓。若要以此辨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经过一轮口诛笔伐之后,有关部门也在紧急行动,网络上早就找不到原图了。好在有媒体发来更大的图片供我参考,这才得以看个大概。
两天前,我对《新京报》和《东方早报》的记者说,在这组照片里,只能分辨出有4枚不同的腕表(因为有一枚看不清表盘,很难认定是否与其他重合),大多数照片的清晰度依然达不到鉴表的要求,但有两块表特征较为明显,分别疑似欧米茄的星座与浪琴的瑰丽(也就是被误认为江诗丹顿的那枚),价格分别在5万与2万以内。至于雷达,我看到的照片还不足以判定。只从这组照片看,应当没有10-20万元级别的名表。相比我所观察到的“普遍现象”,并不算出格。《东方早报》后来接到指示没能发稿,《新京报》在报道里引述了我的以上观点。当时的官方说法是甘肃省纪委已经介入调查。
8日纪委果然回应了,但却没有公布完整的调查报告。只说经过专业鉴定,市长戴了3枚表,本来价值最高的欧米茄还是高仿,雷达成为最贵。其他指针缺乏“有效证据”。这些回应很有意思:第一,经过与调查结论中的三款表比对,疑似浪琴的那枚腕表不见了,市长到底戴了几块表,是三块、四块还是更多?第二,纪委第一次承认有高级官员戴高仿表,但却未说明采信此说的依据,也没有透露参与鉴定的人员与机构名单。第三,纪委用了缺乏“有效证据”的措辞。
在澄清前两个疑问之前,我对这个官方结论的客观性与可信度是存疑的。相对杨达才先生被免职之后迄今未有审查结论公布,甘肃方面如此快速的反应值得嘉许。但若只用一份不完整的报告交差,而非用更具体的事实、证据与逻辑来服众,就有利用公权力搪塞甚至粉饰之嫌。我很期待能早日公布完整的报告——一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二来这才是对有关干部进行保护的最好方式。
至于“有效证据”,值得思考玩味。这也是“网络反腐”(我更愿意称之为“网络监察”)最大的软肋。目前的“鉴表”、“鉴鞋”、“鉴腰带”,依靠的仅是几张照片,本来就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加上举报人往往未经严谨求证,存在硬伤。看似有力的进攻其实只是“色厉内荏”。只要当事人咬紧牙关,完全可以说都是来自淘宝上的高仿货。你我信不信不要紧,法院和纪委信就行。“有效证据”的获取,只能依赖于调查部门的严格执法与客观、中立、公正。香港用数十年的时间树立了ICAC的公信力,而我们呢?
最近一直在说要把网络反腐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这是体制内与体制外对接的一种尝试。另一边厢,从1990年代起全国人大就把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建立纳入了立法规划,迄今未有实质性进展。网民们依法申请公开“表叔”、“房叔”工资收入的要求也屡屡被拒。如果体制的诚意与公信力没有得到彰显,这种对接的意义无非就是又吹了一个泡泡。
我没有继续发布鉴表报告,也是汲取了过去的教训。迄今为止,我先后公布过数十位官员戴表的情况,除了激起一片狂欢的声浪,从未有任何一位官员被送上法庭(最多只是道歉或免职)。热点总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直到大家都陷入审丑疲劳,或者抵达忍耐的极限。每隔五年,我们都会燃起一阵希望,然后渐渐心凉。这个末日之后,就会是真正的春天吗?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